真正的自律:保持清醒的自我認知!
添加時間:2023-04-06人有兩個眼睛,可以看世間、看萬物、看他人,卻難以看到自己。無法認清自己,是一個人最大的悲哀。
老子曾言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唯有看清自己,才能撥云見霧,找準人生的方向,在紅塵俗世中成就更好的自己。
認清實力
生活中常有一種現象:
很多實力平平的人,看上去都迷之自信;而那些學識淵博的人,大多都謙卑內斂。
越無知的人越自信,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“達克效應”。
打腫臉充胖子,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事情,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。
真正的智者,不會沉浸在無知帶來的虛幻自信中,相反他們能夠認清自己的能力邊界,懂得及時止步。
曾經有位登山運動員為了征服珠穆朗瑪峰,準備了好幾年。
但在攀登到海拔7000米的時候,體力尚有剩余的他毅然選擇了后撤。
許多人表示不解,他回答道:“7000米,對我來說已經是一個奇跡了。”
盡管沖頂對他來說只有一步之遙,但他清楚自己的極限,逞能只會給自己帶來生命危險。
俗話說:“沒有那么大的頭,就別戴那么大的帽子。”
人性最大的愚蠢,就是自以為是;做人最大的失敗,就是高估自己。凡事要盡力而為,更要量力而行。
唯有認清自己的實力,才能在這個紛繁的人世間更好生存下去。
認清位置
人在高位時,常常會忘乎所以,以為永遠風光無限。
其實,之所以能獲得榮譽,大多不是因為自己長得高,而是因為站在了高處。
有段話說得好:
如果你擁有了財富,別人艷羨的只是你的財富;
如果你擁有了權力,別人崇拜的只是你的權力;
如果你擁了有美貌,別人欣賞的只是你的美貌;
當財富消失、權力瓦解、美貌貶值,沒有真本事,必將人走茶涼。
所以,別把運氣當才華,別把平臺當本事。
一個人真正的價值,不在于身居高位時,獲得了多少追捧,而是看風光褪去后,還能獲得多少認可。
做人,永遠不要太拿自己當回事。把自己看得太高,只會被別人看低;把自己看得太重,只會被別人看輕。
做人最大的智慧,就是找準自己的位置,練好自己的本事。
正如古人所言:
“有才而性緩,定屬大才。有智而氣和,斯為大智。”
唯有擺正自己的位置,心懷謙卑,才能行穩致遠。
認清關系
在當今社會中,何謂“人脈”?何謂“關系”?
很多人以為認識了某位大佬或者有了他們的聯系方式,就能在其幫助下走向人生的巔峰。
一位大學教授對此有過一句精妙絕倫的論述:
“所謂的關系,不過是一場精確的匹配游戲,最重要的是門當戶對。”
你認識誰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是誰。嶺深常得蛟龍在,梧高自有鳳凰棲。
你若盛開,清風自來。當自己得到了提升,關系自然會慢慢豐富。
認清目標
網上有個熱門問題:“25歲做什么,可在5年后受益匪淺?”
有一個高贊回答:“25歲時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,然后堅定不移地朝此奮斗。”
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,在于能否認清自己的目標。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才是成功的第一步。
有句話說:“人最難走的是心路,不忘初心很難,堅持初心更難。”人生這條路,會有無數條岔路,一朝不慎,就有可能走偏。
唯有認清、認準自己的目標,才能在正確的路上越走越遠。